(相關資料圖)
第1眼TV-華龍網訊(李舒)生產線上機械轟鳴,機械臂舞動作業,工人們有序忙碌著……9月24日,第三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暨大國工匠論壇——“大國工匠重慶行”示范活動走進重慶順多利機車有限責任公司,三位來自制造業領域的“大國工匠”直奔生產一線,與企業技術骨干面對面展開一場干貨滿滿的“把脈問診”。
位于北碚同興工業園區的順多利公司,是一家集研發、制造、銷售為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在企業展廳,重慶順多利機車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周繼群指著展廳內“將平凡做到非凡,把簡單做到極致”的理念介紹道:“我們專注空調壓縮機零部件制造30多年,始終深耕高端鋁合金精密鑄造領域。”
而隨后走進公司車間,大國工匠們看得更細、問得更實。
“為什么刀柄上總粘鋁屑,導致刀具跳動大?”一位年輕技術員在現場拋出困擾已久的難題。中國航發南方工業有限公司特級技能師鄧元山盯著屏幕上的刀柄,追問細節:“鋁屑是加工中產生的,還是環境飄落的?”他鼓勵技術人員,要敢想敢試,對機床設備做小微改進,往往能解決大問題。
在走訪過程中,技術工人們爭前恐后向工匠們提出問題。大國工匠們從理論和實踐角度,細致解答企業疑問,并提出改善意見。
面對“如何降低生產材料誤差”的疑問,湖北三江航天紅林探控有限公司國家級工作室負責人鄒峰從實踐中舉例解釋道:“溫度、濕度變化都會影響精度,保持環境恒定是關鍵。”一旁的技術員們邊記筆記邊點頭。
車間另一端,便是順多利的“數字大腦”,大國工匠與企業技術人員們圍站在一塊大屏幕前,針對智能產線優化展開熱烈討論。只見屏幕上顯示著企業生產線運行情況,還可以看到企業能源使用、環境檢測等數據。作為國家級綠色工廠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順多利近年來打造了集裝備智能化、過程可視化、質量透明化、技術集成化、ID溯源化、制造綠色化、管理數據化的“七位一體”智慧工廠,在智能化發展道路上邁出堅實的步伐。
活動中,大國工匠與企業技術骨干現場結對,建立“名師帶徒”機制。
“這次不是泛泛而談,而是直擊要點!”周繼群表示,順多利將以此為契機,將生產中的難題變成課題,把難點做成亮點,讓阻力成為動力,由被動變成主動,對于大國工匠們開出的“良方”,順多利也將結合實際拿出解決舉措,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據悉,9月23日—26日,第三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暨大國工匠論壇在重慶舉行,本屆大會以“匠心鑄夢,向新而行”為主題,旨在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集中展示大國工匠和廣大職工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的卓越貢獻與創新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