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慶中秋假期,“老字號”的“傳統味”碰撞出了“新潮流”,成為眾人打卡的“國潮新地標”。
(相關資料圖)
“老字號”與傳統文化結合 別有一番風味
位于北京前門大柵欄的這家老字號茶莊里人頭攢動,兩側柜臺前都排起了長隊。結合傳統文化包裝的散裝茶成為不少人的心頭好。
“張一元”大柵欄總店店員 王洪伶:這個叫“手掐魚嘴包”,象征著年年有余。這個是“元寶包”,象征日進斗金、招財進寶。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紙包越來越感興趣,大家都慕名而來。
在“茶空間”體驗區,消費者可以一邊品嘗現泡的茶葉,一邊聽工作人員講解茶文化。不僅如此,“老字號”開辟的“新賽道”更讓人眼前一亮。在距離門店約百米的新式茶飲檔口,多個系列的茶飲融合產品讓人們感受百年茶香和青春風味。
多地“月亮裝置”打造消費新場景
假期里,圍繞“月亮”打造的沉浸式體驗游也成為多個景區的新亮點。
夜幕降臨,福建華安土樓群的“土樓奇妙夜巡游”活動現場,數十盞造型靈動的非遺魚燈在樓前穿梭,點亮了整條巡游路線,懸掛的巨型月亮裝置更添氛圍感。巡游途中,高山族公主手持花燈引路,彝族、傣族、苗族演員沿途設點,邀請游客共跳篝火達體舞。
位于河南中牟的建業電影小鎮景區,每天超160場精彩節目輪番上演,不僅有《女子打鐵花》為游客再現古老技藝之美,園區還圍繞中秋主題打造了一系列氛圍裝置與互動活動。巨型月亮燈倚坡而立,與夜空中的明月遙相呼應,中秋主題歌曲的演出也讓觀眾在輕柔的旋律中共度佳節。
還有不少地方將賞月游覽和沉浸式文化體驗深度融合,山東淄博周村古商城景區結合中秋主題推出實景穿越沉浸式劇本游,打造出文旅新體驗。不少游客可以同時體驗票號、狀元府、大染坊等多個場景。而山東濟南的大明湖超然樓前人頭攢動,游客們登樓賞月,耳畔回蕩著悠揚樂曲。
走出超然樓,百花洲歷史文化街區的國潮市集同樣熱鬧。傳統手作與現代設計在這里深度交融,古法香囊、掐絲琺瑯等項目通過互動體驗的方式,讓游客在參與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團圓”餐廳數量城市排行榜 重慶居首
地圖導航軟件上,無數條通往“團圓”的路線被點亮。高德掃街榜數據顯示,在“團圓”餐廳方面,名字帶有“團圓”的餐廳城市排名中,重慶數量居首,溫州、益陽、南陽等緊隨其后。
而從導航熱度看,佛山、北京、無錫、哈爾濱等地“團圓”餐廳備受青睞,這些餐廳以“團圓”為文化標簽,結合地方特色美食,主打家庭聚餐場景,成為中秋家人相聚的溫馨之選。
(總臺央視記者 劉穎 楊曜語 高淼 韓志濤 黑龍江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