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第1眼TV-華龍網訊(李舒)重慶在應對極端高溫天氣、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穩定方面,采取了哪些具體舉措?10月13日,在“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 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重慶城市治理高質量發展成效新聞發布會上,市城市管理局局長肖慶華作相關介紹。
肖慶華介紹,“十四五”以來,重慶始終堅持底線思維,從系統韌性、源頭保障、智慧調度三個維度,全面提升供水系統的抗風險能力,堅決守住供水安全這條城市生命線。
——著力增強系統的“基礎韌性”
在應對夏季連續極端高溫時,重慶通過綜合分析氣象、水文與實時用水數據,提前進行水源調配;依托網格化巡查機制,讓管網漏損率降至8.8%以內;運用動態壓力調控,實時優化區域供水平衡。這套“預測—巡查—調控”的組合策略,讓重慶在面對歷史性高溫時,穩穩守住了“水龍頭不停水”的民生底線。
——重點構建“多源互濟”的供水格局
重慶坐擁兩江,但更要善用兩江。重慶建成16條跨江連山的互聯互通管道,將長江、嘉陵江兩大水源串聯成網,實現六大片區供水互聯、成水互調,形成“江水互補、片區聯動”的韌性體系。同時,全市各區縣全部建成應急備用水源,并定期開展實戰演練。
——大力推進“智慧賦能”的風險防控
重慶打造“城市供水全周期管理”平臺,構建了覆蓋“原水—制水—輸水—用水”全流程,集數據收集、整理、分析、展示于一體的綜合輔助決策系統。平臺已覆蓋全市所有區縣,能夠實時感知水廠運行狀態、管網壓力變化與水質動態。一旦出現管網爆漏、區域超載等風險,系統會自動預警并生成處置方案,大幅提升城市管理部門從發現到響應的速度與精準度,實現了從被動應對到主動防控的轉變。
肖慶華表示,下一步,重慶將繼續在提升供水安全韌性和智慧化管理兩方面持續發力,進一步筑牢從“源頭”到“龍頭”的供水安全防線,讓市民用水無憂。
相關鏈接:
華龍直播 | “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 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十九場)——介紹“十四五”時期重慶城市治理高質量發展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