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導管相關性血栓?
導管相關性血栓是指靜脈置管后,靜脈導管所處的靜脈或鄰近靜脈導管外壁或靜脈導管內壁血凝塊形成,是血管內置導管常見并發癥。
【資料圖】
二、血栓的常見表現
局部皮膚變色、發紅、皮溫增高。穿刺側肢體或頸部腫脹、疼痛。肢端皮膚感覺異常、同側胸壁和頸部的淺靜脈充盈、擴張。
導管功能異常(輸液速度異常或無法抽回血)。
若血栓脫落,出現胸痛、呼吸困難(可能是肺栓塞,需立即就醫)。
三、預防血栓的關鍵措施
置管側手臂每天做握拳運動,每天200-300次,可以分成3次完成,每次持續2-3s。
功能鍛煉操
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每日飲水2000-3000ml。
四、導管維護配合
每周按要求到醫院維護,不自行延長時間。
正確做好充封管,穿刺點敷料松動/滲血及時更換。
五、日常觀察與記錄
每天觀察置管側手臂有無腫脹、疼痛,對比兩側手臂粗細(可在同一位置測量周徑,肘橫紋上10厘米)。
注意穿刺點周圍有無紅腫、滲液,導管外露長度是否有變化。
六、注意事項
手臂腫、痛等異常立即告訴醫護,別自己處理(不得按摩或做劇烈運動),患肢提高20°-30°小關節做抓握、伸屈等運動。
需用抗凝藥時遵醫囑,不擅自停藥或改量。
文/神經外科、光華外科 李興紅、錢泓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