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李舒)10月27日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院壩評審會在重慶高新區白市驛鎮舉行。本次活動由重慶市城市管理局組織,邀請市城市治理社會參評員、媒體代表以及周邊居民,共同對白市驛鎮驛路口袋公園項目進行現場評議。該項目是重慶市首批“金點子”領辦項目之一,也是首個完成竣工驗收的示范案例。
今年1月起,重慶市城市管理局發起“城市治理我建言”金點子征集活動,廣泛動員市民為城市治理建言獻策,構建常態化“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的參與機制。針對部分價值突出、針對性強的群眾建議,市城市管理局將其納入中心城區全域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體系,并引導各區結合實際領辦實施,推動“金點子”落地見效。
據介紹,驛路口袋公園位于白市驛鎮古驛路,占地面積約1774平方米,地處成渝古驛道重要節點。項目周邊多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建成的公房小區,老年人與兒童占比較高。改造前,該區域存在三大突出問題:實體圍墻阻礙社區動線,居民出行不便;鋪裝老舊破損,無障礙設施缺失;古驛文化元素分散,缺乏系統展示平臺。
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項目團隊不僅注重保留場地特色與文化記憶,進行適度改造提升,更將群眾參與貫穿項目始終,通過征集居民需求、共商建設方案、邀請居民參與施工、攜手維護成果等方式,真正讓群眾從“受益者”轉變為“參與者”與“共建者”。
“我們在這兒住了二十多年,以前這兒雜草比人都高,夏天蚊蟲特別多。路又窄又不平,出門都提心吊膽的。”社區居民胡女士說,“現在可好了,又干凈又敞亮!大家都愛來這里打球、散步,孩子們也能安全玩耍,過路也方便多了。”
據悉,此次院壩評審會,既是從群眾視角對“金點子”項目成效的檢驗,也標志著“金點子”活動實現從“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到“問效于民”的延伸。它推動著群眾建議的“金點子”,通過城市治理的“金鑰匙”,最終轉化為惠民利民的“金果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