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正值2025年國慶、中秋雙節來臨之際,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引導少年兒童感悟家國情懷,9月19日下午,云南省圖書館聯合昆明市五華區大觀小學,成功開展“雙節同慶,唱響文化經典”主題聲樂小課堂活動。活動以“詩詞+聲樂”的創新形式,為小學生打造了兼具文化深度與藝術趣味的沉浸式體驗課堂,讓經典以鮮活生動的姿態浸潤童心。
本次聲樂小課堂特邀男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詞曲作家苗春擔任授課教師。課堂伊始,苗老師向同學們清晰闡釋聲樂與唱歌的本質區別及關聯,讓學生理解聲樂是服務聲音藝術表達的工具,唱歌是運用這一工具的行為。針對小學生發聲特點,苗老師通過趣味游戲引導學生掌握腹式呼吸技巧,以獨創小練聲曲幫助規范發聲,讓孩子們在輕松氛圍中扎實掌握聲樂基礎。
隨后,苗老師以雙節文化為切入點,展開經典曲目文化解讀,帶領學生朗誦蘇軾的經典名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剖析“千里共嬋娟”的團圓情懷與詞作人文底蘊,闡釋其曲詞相呼應的特色。為深化學生對傳統文化與藝術融合的理解,苗老師還結合四年級學生剛學的古詩《鹿柴》,現場即興譜曲,以詩中靜謐意境為核心,搭配舒緩空靈旋律與明快節奏,逐句教學生彈唱,引導用輕柔聲調傳遞詩中山林之美,讓學生在創作與演唱中實現從誦讀記憶到藝術表達的轉變。活動尾聲,結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與國慶節的意義,苗老師引導學生欣賞歌曲《少年中國說》,寄語同學們將個人成長與國家命運相緊密結合,銘記歷史、勇擔使命,努力成長為國家未來的棟梁。
活動中,云南省圖書館工作人員向師生們介紹了涵蓋電子圖書、期刊論文、音視頻資源、專題數據庫等類別的本館海量數字資源,重點推介了大量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詩詞解讀、經典歌曲賞析、藝術教育課程,希望廣大師生平時積極通過省圖書館官網、微信公眾號便捷獲取各自感興趣的資源。
此次活動是云南省圖書館探索文化傳承創新的生動實踐,活動以聲樂為紐帶融合詩詞賞析、歷史教育、藝術培養與即興創作,既提升學生藝術審美與文化素養,更讓少年兒童在經典中汲取力量,增強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與家國情懷。今后,省圖書館將依托館藏資源和服務優勢,推出更多貼合不同群體需求的特色公益文化活動,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公眾文化素養提升。
(數字資源與信息技術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