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資料圖)
寧蒗縣公安局大興派出所普法小分隊
打破“室內普法”模式
將課堂搬到田間地頭與舞蹈廣場
以“嘮家常+乘涼”的輕松形式
開展接地氣、冒熱氣、聚人氣的“雙語”普法宣傳
讓法律知識走進群眾生活~
在三岔河廣場,普法員一句吆喝便吸引了健身的“阿普阿嫲”。隊員翻開宣傳冊,重點提醒“天上不會掉餡餅,承諾高利息的App都是騙局”;面對一位阿嫲“不識字,孩子誤綁手機扣費App”的求助,普法員們現場幫其通過客服申訴,關閉自動扣款功能,并叮囑“保管好手機,別讓孩子隨意操作”。
答疑聲、討論聲、歡笑聲交織,讓“露天舞蹈室”成了熱鬧的普法現場。
交流中,有群眾咨詢“因家庭瑣事遭家暴,該如何保護自己”。小分隊隊員詳細解讀了“什么是家庭暴力”、“遇到家暴該怎么做”,并結合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明確強調“家暴不是家務事,而是違法行為”。同時鼓勵群眾:“若遭遇或發現家暴,要主動取證,及時向公安、司法機關求助,用法律維護自身權益。”
在休息的小廣場與綠油油的包谷地里,隊員們聚焦秋收易發病灶——農機使用爭議、勞務報酬支付等矛盾糾紛,用鄉音俚語搭配身邊真實案例“以案釋法”。他們提醒鄉親:“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和鄰里、用工糾紛處理密切相關,豐收時更要‘依法辦事、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守護豐收成果,共享和諧喜悅。”
普法活動尾聲
意猶未盡的“阿嫲”們主動拉起普法隊員的手
熱情邀請大家一同跳起彝族傳統舞蹈
歡快的舞步踏響廣場、爽朗的笑聲漫過田間
法律知識不再是生硬的條文
而是伴著鼓點
裹著鄉音的貼心叮囑
大興派出所小分隊
用這樣充滿煙火氣的互動
讓法治意識真正在鄉親心里扎下根、發了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