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潤澤校園,青春創意飛揚。近日,原創短視頻節目校園飛花令聯動西山區多所學校,邀請師生現場開啟任務卡,參與詩詞飛花令接龍,展現中學生的文化底蘊與創新活力,獲得學校、師生和網友好評和廣泛關注。
近段時間,“校園飛花令”攝制組帶著裝有神秘任務的信封,先后走進昆明市第五中學、云南師大附中西山學校、昆三中西山學校,開啟了一場以“秋”為主題的“校園飛花令”接力活動。
【資料圖】
活動中,學生們現場開啟任務卡,根據要求即興吟誦古典詩詞、創作原創詩歌、介紹秋日美食習俗等。
昆五中的同學抽到的任務卡是“秋天的美食和習俗”,這個任務難不倒大家,月餅、桂花糕、大閘蟹、插茱萸、登高、做月團……同學們對答如流。
每所學校完成任務后,還要以抽簽的方式為下一所學校抽取任務卡,并運用創意為任務卡添加個性化要求,讓任務更具挑戰性。
昆三中西山學校接到云師大附中西山學校的任務卡,要求是原創包含秋日元素的藏頭詩,于是同學們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為藏頭,一人一句,現場寫了一首詩:明月懸空谷,晚鐘渡遠山;月上搗香桂,窗下倚清風……”不僅符合任務要求,而且意境深遠。
云師大附中西山學校接到的任務是寫一首歌,同學們以經典歌曲《送別》的旋律為基礎,重新填詞創作了一首秋日主題歌曲:“香樟外,石階邊,暖陽漫階前。銀杏舞,卷成箋,風過教學檐……”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校園秋景的靜謐與美好,把美好未來的期許融入歌詞中,通過同學們清朗純凈嗓音的演繹,別具一番動人韻味。
“校園飛花令”的拍攝中,每一期的任務卡設計就像“盲盒”一樣充滿驚喜,以多元形式打破了傳統文化課的邊界,讓秋日課堂化作“創意工坊”。
同學們坦言,拍攝過程“緊張而有趣”,而且能和其他學校聯動,感覺很有新意,也和其他學校的同齡人拉近了關系,增進了校與校之間的友誼。
昆明市第五中學學生李璇說自己最大的感受是“在碰撞中愛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現原來課本里的古詩能在創意中變得這么生動,既緊張又有成就感。
云師大附中西山學校還通過學校公眾號記錄了此次活動的過程,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不僅是一次文學詩歌藝術創意的比拼,更是一堂生動的綜合性美育實踐課,讓同學們在藝術的氛圍中感受季節之美、文字之妙與音樂之情,在合作中學會傾聽與表達,在創作中實現自我成長。
網友的互動熱情同樣高漲。視頻下的品論區化作“云觀賽”陣地:“同學們太棒了,面對鏡頭上才藝一點都不緊張!”“原創填詞唱起來也太好聽了吧!”“我已經粉上這個節目了,這就是文化自信最好的模樣!”……一條高贊留言道:“節目中既有‘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積淀,又有‘青春須早為’的朝氣,這才是少年該有的樣子!”
“校園飛花令”,不僅是一場詩詞與創意的盛宴,更是一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青春活力的交融,這場跨越校園的詩意雅集,已在同學們心靈中播下美的種子。讓我們以詩為媒,共繪飛花圖景,靜待來年枝繁葉茂,再綻芳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