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10月24日),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與長征二號F遙二十一運載火箭組合體從總裝測試廠房垂直轉運至發射塔架。垂直轉運路上有哪些技術細節?會經歷哪些“考驗”?一起跟隨記者去了解。
10月24日上午,位于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總裝測試廠房東區大門緩緩升起,露出里面包裹著的神舟二十一號船箭組合體,轉運前48小時,中心應急搶修分隊對大門的機械結構和電氣系統進行了最后一次的狀態確認,確保轉運按計劃實施。整個開門過程進行了30多分鐘。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王明:垂直測試廠房大門每塊大概有20噸,它是靠頂層有一個卷揚機,通過鋼絲繩,把每一塊的定滑輪上面拴上直接拉上去,下面左右兩塊是推拉式的。
(資料圖)
高70多米的大門完全打開后,船箭組合體在活動發射平臺的托舉下緩緩推出。又停在大門前,靜止了約半小時的時間。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王明:推出來之后它靜止,主要是供電車的一個掉頭,剛開始推出來也看到了供電車是靠外端,停止之后供電車掉個頭再掉到內端,主要是不間斷地給發射臺供電。
隨著送行隊伍陸續到達,神舟二十一號船箭組合體開始向發射塔架緩緩移動,在即將駛上1.5公里長無縫鋼軌前,還是要經歷一點點“小考驗”。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王明:它在這個階段的軌是和前面的無縫鋼軌是斷開的,所以稍微有一點間隙,所以說發射臺出來的時候,可能就在那上面稍微有點振動,因為發射臺的重量比較重,再加上火箭的重量,所以過來的時候可能有“啃軌”的現象。在每次轉運之前我們要做檢修檢測工作和狀態確認工作,確保順利進行。
為什么不直接把無縫鋼軌鋪到廠房里呢?這也是因為中國載人航天發射的獨特屬性,那就是——發射一發、備份一發。
總臺央視記者 劉冠青:在我的身后就是總裝測試廠房,這個廠房是分為東西兩個區域,現在神舟二十二號火箭就是靜靜地佇立在西區這個區域當中,執行備份任務,在垂直轉運過程當中我們一直很好奇,在我身后這片藍色區域它是什么功能呢?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王明:這個名稱叫轉軌車,主要是火箭在東西廳的時候要調整位置的時候往往需要轉軌車來對火箭進行調整位置,火箭從西廳出來,停放到轉軌車上邊,轉軌車再橫向移動到東廳對置的位置,發射臺再進去。
轉軌車:確保備份火箭
能快速進入測發流程
轉軌車的使用確保了停放在西廳的備份火箭能夠快速進入測發流程,也確保了東西兩廳的獨立功能,這樣的功能設計,提升了載人發射的應急能力和穩定性。在送行隊伍的簇擁下,船箭組合體走過了它在地球上的最后1.5公里路程,來到發射塔架。隨著塔架合攏,技術人員開始給船箭組合體接上管路、線纜,后續,神舟二十一號將按計劃開展發射前的各項功能檢查、聯合測試等工作,并將于近日擇機實施發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