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徐云卿 吳璇)10月25日晚,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第十八屆文華獎參評作品——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創排的話劇《正紅旗下》在重慶國泰藝術中心上演。這部改編自老舍遺作的劇目,連續兩晚為山城觀眾獻上“京味兒”濃郁的藝術盛宴,用舞臺藝術復刻晚清北京眾生相,傳遞民族精神力量。
《正紅旗下》改編自文學大師老舍先生未竟的自傳體小說,由曾寫出《小井胡同》等經典京味兒話劇的劇作家李龍云精心改編續寫。該作品以清末北京城為背景,通過一個旗人家庭的興衰變遷,勾勒出大時代變革中的眾生相,展現了老舍深沉的家國情懷和民族憂思。
作為北京人藝建院70周年后推出的全新力作,《正紅旗下》承載著劇院傳承與創新的雙重使命?!氨本┤怂嚨牡旎?,是老舍先生的《龍須溝》,這部劇奠定了北京人藝的演劇風格;建院70周年之后,劇院邁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我們選擇回歸老舍先生,創排了《正紅旗下》這部重要作品。”北京人藝院長、該劇導演馮遠征表示,“老舍先生的原著加上李龍云先生的改編,我們希望用這兩位京味兒作家的作品來開啟人藝新的征程,深情致敬老舍先生和人藝風格?!?/p>
當晚的演出匯集了北京人藝老中青三代優秀演員。濮存昕飾演的“老舍”以敘述者身份貫穿全劇,與觀眾對話,幫助觀眾完成對老舍先生的想象;梁丹妮飾演的姑媽可愛靈動,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王茜華一改大眾印象中的“好媳婦”形象,飾演張揚詼諧的大姐婆婆,逗得觀眾捧腹大笑……一個個鮮活的角色躍然臺上,再加上王剛、傅迦、吳珊珊等中青年演員的精彩演繹,共同構筑了一幅生動的晚清社會圖景。
該劇在舞臺呈現上大膽創新,打破了傳統京味兒戲的實景模式。舞臺上沒有熟悉的市井小院和京城宅門,而是以象征性的紅色屋頂和琉璃瓦構建起流動的空間,演員在其間自由穿梭,完成時間與空間的轉換。
作為《正紅旗下》主演,扮演老舍先生,濮存昕直言這是不小的挑戰?!氨本┤怂嚺c老舍先生緣分頗深,而我雖身為北京人藝的‘孩子’,卻未能見過他,僅能通過其作品與故居富強胡同感受先生氣息?!痹阱Т骊靠磥?,《正紅旗下》可謂是老舍“最傾心的小說”,“這是一部自傳體小說,他要把自己的生命掏出來,承載了他對晚清時家族沒落、國家積弱的痛心。因此,我們將文字改編為舞臺作品時,增加了一些原創的獨白來展現他的內心世界?!?/p>
“老舍先生曾于1938年-1946年在重慶生活,見證了‘霧季公演’時期輝煌的中國戲劇。此次《正紅旗下》來渝演出,也是一種接續傳承, 形成了跨越時空的歷史對話?!瘪T遠征表示,該劇雖滿是“京味兒”,但核心是中國文化,相信能引起山城觀眾的共鳴。
演出結束后,不少觀眾意猶未盡?!爸霸谡n本里讀過老舍先生的作品,也參觀過老舍故居,這次看話劇,對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來自北碚的市民田詩琪特意趕來國泰藝術中心觀看《正紅旗下》,激動地說道,“演員們表演非常精湛,每一個細節都值得回味,希望以后有機會能多多欣賞這樣高水準的劇?!?/p>
(本文圖片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