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廣州市團校(廣州志愿者學院)志愿綜合樓禮堂內旗幟飛揚,誓言鏗鏘,近300名志愿者代表莊嚴集結,共同參與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廣州志愿者授旗儀式(以下簡稱“活動”)。

10月11日,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廣州志愿者授旗儀式在廣州舉行。 (共青團廣州市委員會供圖)
據了解,截至目前,廣州賽區擬錄取賽會志愿者約1.4萬人,其中包括來自廣州地區16所高校28個校區的全運會開幕式志愿者2350名、來自廣州地區24所高校31個校區的殘特奧會開幕式志愿者2080名、以及省本級港澳嘉賓服務專項志愿者和遠端集結點志愿者759名。
活動現場,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吉祥物“樂融融”與“喜洋洋”共同揭曉了城市志愿服務站模型。服務站設計以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的視覺元素為核心,以紫荊紫為主色調,搭配頂部“芽狀”裝飾的多彩漸變,將志愿“小海豚”的可愛特質與“萌芽生長”的生機意象進行有機融合,“小海豚+水花+萌芽”的組合打破了傳統志愿服務站的刻板印象,讓志愿驛站成為兼具服務功能與情感吸引力的城市形象。
“城市志愿服務站不僅是一個建筑,更是一個個會發生美好邂逅的空間。”來自華南農業大學的城市志愿者姚瑞妍說,“我曾在廣交會為迷路的外商指路,看到他們眉頭舒展的那一刻,我明白了志愿服務的意義?,F在,城市志愿服務站將成為我們傳遞溫暖的新舞臺,非常期待能夠在這里上崗服務。”
活動現場首次發布了“廣州志愿禮贊”,這一禮贊也即將在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賽事及城市志愿服務場景上進行應用。“志愿禮贊不僅是一套禮儀,更是志愿者精神面貌的體現。”廣州志愿者協會研究員謝素軍表示,“每一個標準動作背后,都藏著無數青春故事,志愿禮贊讓這些故事有了統一的表達,讓個人的感動匯聚成集體的力量。”

圖為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廣州志愿者授旗儀式現場?!?共青團廣州市委員會供圖)
活動現場,35名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開幕式志愿者代表和9名來自場館站、交通樞紐站、社區站和共建站的城市志愿者代表邁著堅定的步伐依次登臺,接過沉甸甸的旗幟,并紛紛表示將恪守志愿精神,全力以赴完成服務任務。
“這面旗幟承載的不僅是榮譽,更是責任,是對賽會的莊嚴承諾——我們準備好了!”來自暨南大學的香港志愿者楊竣杰分享了他的志愿故事,今年九月,他作為“小海豚”參與了殘特奧會乒乓球比賽的賽事服務,深深體會到奉獻帶來的成就感。“14年前,廣州亞運會的‘綠羊羊’志愿者在我心中種下了志愿的種子,如今我也想把這份溫暖繼續傳遞下去,做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橋梁紐帶。”(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