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75年前,中國人民志愿軍趕赴朝鮮戰場,此后兩年零九個月的時間里,伴隨著《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激昂旋律和磅礴歌詞,將士們以“鋼少氣多”力克“鋼多氣少”,譜寫了驚天動地的英雄史詩。75年過去,這首戰歌仍然在代代傳唱,既喚起民族共同記憶,又啟發今天的我們從歌聲中汲取砥礪前行的智慧與勇氣。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重要的戰役、戰斗134起,平均每周就有一次。志愿軍共殲敵71萬余人,涌現出近6000個功臣集體和30多萬名英雄功臣,他們用生命寫就了一部英雄史。山河已無恙,英雄可歸鄉,9月12日,第十二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及相關遺物由中國空軍運-20專機從韓國接回至遼寧沈陽,回到祖國懷抱。2014年以來,中韓雙方已連續12年成功交接1011位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及相關遺物。記住數字,接回英雄,是我們對歷史的銘記,也是對英雄的告慰,更是對愛國主義的傳承。
抗美援朝戰爭的爆發,對當時百廢待興的新中國來說無疑是巨大的考驗,但是我們堅信“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的道理,用浴血的勝利換回了和平的發展環境,讓新中國真正站穩了腳跟。此后,我們相繼完成了三大改造、研制出了兩彈一星、實行了改革開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如今,正向著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闊步前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離不開這場“開國第一戰”奠定的和平與穩定的基礎。今天我們回望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回望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都是在回望和平的來之不易,重溫珍惜和平的深刻意義。
戰云散去,浩氣長存。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一座不朽豐碑,75 年來,“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旋律始終回蕩,這是我們從未忘記的證明,更是我們繼續傳唱的誓言。英雄不曾遠去,豐碑永存人間,對革命先輩的最好紀念,就是傳承他們的精神。讓我們把先輩的斗志、擔當和信念,轉化為建設祖國的實際行動,在新時代里,續寫屬于我們這代人的英雄史詩。
作者:羅瀟瀟
編輯:曹葉 趙鐵琥
審核:楊洋
監制:白永茂
華龍網兩江評投稿郵箱: liangjiangping@cqnews.net

